绿化养护的方法
俗话说得好,"三分栽、七分养",养护工作没搞好会使花很大的成本费用修建的园林景观无法很好的保持,有的迅速发生草地退化、植物死亡,杂草丛生。因而景观维护要实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科学养护管理方法。正所谓绿化养护就是指绿地、植被等植物的管理方法与养护,迄今为止还是新型领域,考虑到领域的特殊性正在被社会认同,养护管理方法标准建立三个等级。绿化养护的具体内容包含:浇水,施肥, 修剪,除草、绿地清洁卫生、病虫害防治,防涝防旱等。

植物生长发育所需要的水份,主要是由根茎从土壤中吸收的,在土壤中水分含量无法满足树根的吸收量,或地面上部分的水份消耗过大的状况下,都应尽可能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类措施就叫浇灌。浇灌通常依据植物叶片内渗透压或吸收水份的多少决定。浇灌时,如叶片的吸水能力很大的,则说明水份不够,就应立即喷水。抗旱灌木虽受设备及人工条件的限制,但需要掌握新栽的植物、小苗、灌木、阔叶树要优先选择灌水,长期性定植的植物、树木、针叶树可后灌。夏天正是植物生长发育的高峰期,需水量很大的,但太阳照射、高温炎热的中午12点左右搞好不必浇水,中午12点左右时叶面灌水也不太好。浇灌时要作到适当,最好是选用少灌、勤灌、慢灌的原则,需要依据植物生长发育的需要,因树、因地、应时而变的有效浇灌,确保植物随时随地都是有充分的水份供应。现阶段生产中常见的灌水方法是植物定植之后,通常乔木需连续灌水3~5年,灌木至少5年,土壤不太好或植物因缺少水份而生长发育不良,以及干旱年份,则应延长灌水年限。每一次每株的最少灌水量--乔木不可低于90公斤,灌木不可低于60公斤。浇灌常见的水源有日常自来水、井水、河水、湖水、池塘水、经化验可用的废水。选用的方法主要是有单堰浇灌、畦灌、喷灌、滴灌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