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施工中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要求是什么?
园林施工中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要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管道材料选择
- 给水管材应具有耐腐蚀性、耐磨损性和一定的抗压强度,常用的有钢管、铸铁管、塑料管等,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要求合理选择。
- 管件的材质应与管材相匹配,保证连接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 管道敷设
- 管道敷设前,需对管沟进行开挖,管沟的深度、宽度应符合设计要求,沟底应平整,无尖锐物体和石块,避免管道受损。
- 管道应敷设在冻土层以下,如无法满足,需采取有效的保温措施,防止管道冻裂。
- 管道的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不小于 0.003,以利于管道排空和排气。
- 不同材质的管道连接方式不同,如钢管常用焊接或法兰连接,塑料管常用热熔连接或橡胶圈连接,连接时应确保接口严密,无渗漏。
- 阀门及配件安装
- 阀门的规格、型号应符合设计要求,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和维修,且应具有良好的密封性和灵活性。
- 水表应安装在便于读数和检修的位置,前后应留有足够的直管段,以保证水表的计量准确性。
- 其他配件如过滤器、减压阀等,也应按照设计要求和操作规程进行安装。
- 水压试验
- 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水压试验,试验压力应为工作压力的 1.5 倍,但不得小于 0.6MPa。
- 试验时间一般为 10-15 分钟,压力降不超过 0.05MPa 为合格,如发现渗漏,应及时修复并重新试验。
- 排水管道布置
- 排水管道的布置应根据园林的地形、地貌和排水需求进行合理规划,尽量采用重力流排水,减少提升泵站的设置。
- 排水管道应避免穿越建筑物和重要景观区域,如无法避免,应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
- 雨水口的设置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每隔 20-30 米设置一个,雨水口应低于地面 20-30 毫米,以利于雨水收集。
- 管道材料及连接
- 排水管材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和排水性能,常用的有混凝土管、陶土管、塑料管等。
- 管道连接应保证接口严密,防止渗漏,如混凝土管常用水泥砂浆抹带连接,塑料管常用橡胶圈连接。
- 管道坡度
- 排水管道的坡度应根据管径和排水流量确定,一般来说,管径越小,坡度越大,以保证排水畅通,防止管道堵塞。
- 排水管道的最小坡度一般不小于 0.002,具体坡度值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
- 检查井设置
- 检查井应按照设计要求进行设置,一般每隔 30-50 米设置一个,检查井的深度应根据管道埋深和检修要求确定。
- 检查井的内壁应光滑,井底应设有流槽,以利于排水和清淤。
- 闭水试验
- 排水管道安装完成后,应进行闭水试验,试验段应按井距分隔,带井试验。
- 试验水头应以试验段上游管顶加 2 米为准,如上游管内顶至检查口的高度小于 2 米时,试验水头可至井口为止。
- 试验时间不少于 30 分钟,观察期间渗水量不超过规定值为合格,如发现渗漏,应及时处理并重新试验。
- 与景观协调
- 给排水系统的设施,如阀门井、水表井、检查井等,应与周围的景观相协调,可采用隐蔽式设计或进行景观装饰,使其不影响园林的整体美观。
- 管道敷设应尽量避免破坏原有的景观植被和地形,如无法避免,应在施工完成后及时恢复。
- 施工安全
- 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佩戴好安全帽、安全鞋等防护用品,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 对于深基坑、高边坡等危险作业区域,应设置安全防护设施和警示标志,防止发生安全事故。
- 成品保护
- 施工完成后,应对给排水系统的设施和管道进行成品保护,防止后续施工对其造成损坏。
- 对暴露在地面的管道和设施,应采取覆盖、包裹等保护措施,避免受到机械碰撞和人为破坏。